《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资源,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方式,幼儿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自主游戏作为幼儿的重要活动,是他们和周围世界互动、学习的基本方式。为进一步优化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园游戏品质,提升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游戏环境中创设环境和材料投放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杭州市新城实验第二幼儿园大教研组长周凯艳带领老师们开展了一场基于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研修活动。

周老师介绍本次教研内容

温故而知新,巧用活支架

教研伊始,大教研组长周凯艳老师首先带领教师回顾教研活动中提到的:游戏环境包括哪些方面,以及两种环境具体指哪些具体的内容?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环境的创设进行深入思考。在此之后,周老师继续带领教师回顾校本培训中“活支架”的利用,教师们集思广益展开激烈的讨论,为之后的游戏环境创设明晰方向。

周老师带领教师回顾前期教研

教师们集思广益

问长且问短,聚焦于儿童

通过温故而知新的回忆模式教师们对环境创设又有了新的思路。周老师便趁热打铁向教师抛出两个关键问题:1.怎么理解基于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2.它会有哪些特征?这样的问题让老师们明白游戏环境,要彰显儿童立场,突显诱发和支持的功能。作为教师要心中有方向、心中有幼儿。

教师们正在讨论思考

教师踊跃发言

悦赏之游戏,同思共交流

回归到儿童的游戏,教师们聚焦于三个年段的三个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周老师还抛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有什么材料?为什么这么放?当时年级组的设想中是如何支持孩子开展游戏?围绕这三个问题,老师们进行了热火朝天的思维碰撞。最后周老师给出关键问题:除了材料外,教师的站位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考虑?老师们再次研讨交流,观点碰撞。通过老师们的分享交流以多样化的形式凝聚智慧,将游戏环境创设中存在的困惑具体化、清晰化、集思广益,最大化地发挥了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

各年段教师分享案例

教师发表观点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通过幼儿自主学习环境创设的系列教研活动,教师在主动研究与探索中,在不断学习反思中建构新认识、为开展幼儿自主游戏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教研组将继续组织班级教师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专题研讨,集中讨论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自主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师幼互动等问题,游戏始终从幼儿兴趣出发,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让他们认真地玩,快乐地学,促进幼儿全面、多元的发展。






撰稿人:余丽敏

审稿人:周凯艳 刘永香